①此处皮肤借纤维腱与中央腱直接相连,较强硬,乏弹性;②皮肤深面是内括约肌下缘与外括约肌皮下部之间的间隙,缺乏肌肉支持,因此与中央间隙相邻的肛管皮肤最易外伤感染(如硬便擦伤)。细菌侵入中央间隙后,感染可短期局限于该间隙内,如果此时被忽视或误诊,即可发生向其他间隙蔓延的可能,特别是在排便和自制作用下,肛门肌肉频繁收缩会加速感染扩散。因此,对中央间隙感染应正确诊断,早期引流,防止扩散。
骨盆直肠间隙位于肛提肌上方直肠两侧,因其位置较深,而其顶部和内侧又为软组织,故一旦积脓,虽量大亦可不被发觉。
直肠后间隙位于直肠后方和骶骨前面,上为腹膜,下为肛提肌。间隙内含骶神经丛、交感神经支以及骶中血管和痔中血管等。骨盆直肠间隙和直肠后间隙均位于肛提肌上方,属肛提肌上间隙。
黏膜下间隙位于肛管黏膜与内括约肌之间,向上与直肠的黏膜下层连续。间隙内有黏膜下肌、内痔静脉丛与痔上动脉的终末分支,其下部与中央腱的纤维相混。黏膜下间隙借穿内括约肌的联合纵肌纤维与括约肌间内侧间隙相交通。
肛管后浅间隙 位于肛尾韧带的浅面,常常是肛裂引起皮下脓肿所在的位置。一般不会蔓延至坐骨直肠间隙与肛管后深间隙。
肛管后深间隙 即Courtney间隙。位于肛尾韧带的深面,与两侧坐骨直肠间隙相遇,为左右坐骨直肠窝脓肿相互蔓延提供了有利通道。
肛管前浅间隙 位于会阴体的浅面,与肛管后浅间隙相同,一般感染仅局限于邻近的皮下组织。
位于会阴体的深面,较肛管后深间隙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