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9
746
肠道疾病
伪膜性结肠炎是主要发生于结肠的急性粘膜坏死性炎症。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女性居多,起病急,严重者进展快。那么,通常情况下,伪膜性结肠炎的确诊都有哪些途径呢?
1、病史
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女性多于男性。患者多有胃肠手术或其他严重疾病史,并在近期内用过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症状的发生多见于抗生素治疗4~10天内或在停用抗生素后1~2周内。有腹泻、腹痛、部分患者可排出斑块状伪膜,也可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2、体征
可出现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等休克表现,脱水征象;精神错乱等中毒变化;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肠胀气及肠鸣音减弱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查
粪便涂片检查,是否发现球杆菌比例增高。必要时可作粪便双酶梭状芽胞杆菌抗毒素中和法测定,以检查有无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毒素存在。
4、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可见肠管胀气和液平。
(2)纤维结肠镜检查 可见黏膜发红、水肿,表面有斑块或已融合成的伪膜。
首先,伪膜想结肠炎患者应注意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伪膜性肠炎的发病率,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的使用要有明确的目的,在取得预期的疗效之后应及时停药。
其次,对老年体弱手术者,尤其是进行腹腔和盆腔大手术后,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癌症病人,应尽量避免使用易于诱发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的抗生素。
此外,对必须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要加强警惕,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减少发生严重的伪膜性肠炎.
部分内容转载网络, 如有违规或侵权, 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