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6
897
肠道疾病
息肉是粘膜表面隆起的增生物,消化道息肉中最常见的是大肠息肉。大肠息肉可分为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及炎性息肉等不同种类,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的癌变机会,是癌前病变,应该积极处理。
一般认为大肠腺瘤演变成癌所需的时间为5~15年。当然,并非所有的腺瘤都会发生癌变,其实多数大肠腺瘤终生都不会发生癌变。
大肠腺瘤癌变的影响因素包括:腺瘤的大小、数目、组织病理学类型、大体类型、不典型增生程度以及腺瘤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
根据肠镜活检的病理结果,如果为腺瘤性息肉,建议进行治疗,大肠腺瘤的治疗方法有:内窥镜治疗、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等。肠息肉切前必须做活检,所有经内窥镜切除的标本,除非组织严重破坏,否则均应进行详细的病理检查以排除癌变。
内窥镜治疗
内窥镜治疗包括高频电切除(电凝器灼除、活检钳凝切、圈套凝切、EMR、ESD)、微波治疗和激光治疗等。内窥镜治疗较为安全,创伤小。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和穿孔,偶见肠道气体爆炸者(多为用甘露醇清洁肠道者)。
手术治疗
对于病理检查证实有癌变或疑有癌变;腺瘤较大;腺瘤呈广基型;腺瘤数量较多密集分布于某一肠段以及息肉病、腺瘤病等仅行内窥镜无法切除的大肠腺瘤患者,应采用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预防)
目前认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能够预防大肠癌的发生,是因为这类药物可以预防大肠腺瘤的发生,以及促使大肠腺瘤退缩。虽然目前尚存在争议,但NSAIDs可以显着减少散发性大肠腺瘤的复发以及促使FAP患者大肠腺瘤的退缩(尚未能证实具有完全消退和预防的作用)的结论已经得到多个随机临床试验的证实。
部分内容转载网络, 如有违规或侵权, 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