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的恶变很罕见,无症状和并发症可以不处理,有糜烂出血和肠套叠者可内镜下局部切除。
在明确瘤体的深度、大小等综合信息的基础上,内镜下治疗一般选择ESD术(黏膜剥离术),简单讲就是从肠壁的深处将肿物挖出来。若病变范围大,具有恶性转移等也可能选择开腹手术。
便秘是种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清宿便,排肠毒,润肠道”的广告语,但便秘真的就是宿便过多吗?一般来说,人体从进食到排便为24~48小时,所以多数人每天排一次便。不过我们讲过,排便情况有个体化差异,有的人一天排两三次,有的人两三天排一次,若不伴随其他症状,都是正常的。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并不能用“宿便”来概括,医学中也不存在这一术语。
从便秘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若只有便质干硬,但排便顺畅,排便次数也正常,并不算便秘,而以下这些情况都应称作便秘。
有些患者刚开始排便时非常干燥,费力,接着排出的却是软便或稀便。这属于中医角度的“脾虚”,也就是脾气虚弱,水谷运化不畅,常辨证为“脾气虚”或“脾胃虚寒”,可能与西医的“消化不良”相关。
这是调节肠道的神经及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所致,可因滥用泻药引起,也可见于肠结核局限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结肠癌等疾病,需引起重视。
每天必须排便一次,排便量少是不正常的,便秘会中毒,便秘自己吃药就行不需要就医,适当腹泻有好处······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认识!